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大乘妙法莲华经 > 第25集《妙法莲华经》

第25集《妙法莲华经》

第25集《妙法莲华经》 (第2/2页)

这段经文为什么要强调叹法希有呢?蕅益大师说,令大众生起难得希有之想。我们不要说其他佛陀,我们就说释迦牟尼佛。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,说法四十九年,前面的四十几年几乎都是在讲因缘所生法。就是说,佛陀以前说的法都是直式的:你修五戒十善,人天果报;你修二乘,就是涅槃寂静;你修六度,功德庄严。佛陀很少讲横向的修学,就是把这些法如何融通到一念心性。佛陀的说法很少讲横向,都是单一的、直式的。所以,这个横向的理观的融通法门,是“时乃说之”,是到最后的时候佛陀做收尾用的。所以这个地方就要我们生起难遭遇想,生起恭敬心。
  
  子二、说无虚妄
  
  我们看第二段,“说无虚妄”。
  
  舍利弗!汝等当信佛之所说,言不虚妄。
  
  讲到法是希有以后,佛陀又强调,你要信奉佛陀所说的法,因为佛陀凡有所说都是真实不虚的。
  
  其实这段是很特别的。我们看佛陀在讲经的时候,当然也有劝信,但是大方向都是在后面。你看《阿弥陀经》,《阿弥陀经》够不可思议了吧?我们凡夫能够跟弥陀感应道交,往生净土,圆证三不退!但是它的劝信也是放在后面六方诸佛。只有本经在讲之前劝信、讲后又劝信,本经是两种劝信。我们很少看到佛陀还没有说法之前就劝信的,几乎没有。可见得《法华经》真的是不可思议!就是说,这种从根本上要我们从因缘的修证转成理观的修证,这的确是很难接受的,所以佛陀必须两番地劝信。
  
  在讲之前劝信一次,就是说,你在听佛法之前,请你先对佛陀这个人有信心。我们一般都是听完以后,觉得佛陀讲的有道理,就依法以后再依人:哦,我相信你说的是对的!佛陀所赞叹的——我说的法是对的、你理解是对的,所以我们就好好相信。很少说,没有说法之前就要你相信。相信谁呢?你相信佛陀,你下面才有资格听得下去的。就是佛陀所说的话是真实的。所以我们先对佛修皈依,才能够听以下的法。
  
  子三、广开方便
  
  我们看,佛陀就正式地来说明这个权实的关系:我们在操作事修跟理观之间,要怎么样去做一个调配。我们先看“广开方便”。看经文。
  
  舍利弗!诸佛随宜说法,意趣难解。所以者何?我以无数方便,种种因缘、譬喻、言辞,演说诸法;是法,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,唯有诸佛乃能知之。
  
  这个经文讲到佛陀过去是如何广开方便的。它讲到两件事:
  
  第一个,三世诸佛是怎么说法呢?是“随宜说法”,是站在恒顺众生的角度而开出了三乘或者五乘法门。
  
  第二个,“意趣难解”。佛陀开了三乘也好,五乘也好,其实他真实的目的,不是我们一般人可以理解的。为什么这样讲呢?因为佛陀过去虽然以无数的善巧方便,通过种种的因缘、譬喻跟言辞来演说三乘的法门,但这些法门,它真实的意涵,不是我们一般的凡夫三乘人所能理解的。那只有谁可以理解呢?“唯有诸佛乃能知之。”
  
  这段经文有两个重点:第一个,佛陀是怎么“随宜说法”;第二个,为什么“意趣难解”。
  
  佛陀“随宜说法”,其实佛陀前面曾经说过。佛陀出世以后,他要先去规划种种的法门,就是应该怎么让众生进步,从一个增上的角度。他规划的时候有三个角度:
  
  第一个,“若人遭苦,厌老病死。”这个人由于过去生的因缘,深受身心的痛苦,而痛苦的折磨给他很大的打击,所以佛陀施设了四谛法门,把苦谛放在前面。
  
  第二个,“若人有福,志求胜法。”这个人过去生有点福报,也就是说他可能生命没有那么多痛苦,把苦谛放前面对他没感觉。但是他“志求胜法”,他的智慧比较高,能够直接观察妄想无性。那么佛陀为他讲十二因缘,直接消除爱取烦恼。
  
  第三个,若人“修种种行,求无上慧”。他能够好乐佛陀的功德。他对苦谛没什么感受,对烦恼也没什么体会,但是他看经典的时候,看诸佛的神通变化、佛种种的六波罗蜜功德,他心生好乐。佛陀为这些人讲六度法门。
  
  也就是说,佛陀必须要让一个初学者产生意乐,“先以欲钩牵,再令入佛智。”先让他产生欢喜心,产生修行的动力;产生修行动力以后,他才能够慢慢地增上。
  
  但是,增上以后,后面要怎么走,就没人知道了,就“意趣难解”了。什么叫“意趣难解”?这个地方有两种知见上的差别。后面佛陀意思就是说,从凡夫的角度,从我们凡夫有所得心来看,佛陀设四谛十二因缘,四谛法门是让我们成就偏空涅槃;佛陀讲到六度,是让我们成就六度的功德。凡夫是这样想的。但是佛陀不同意这种说法。佛陀说,你们看错了。我所有的三乘法门是让你们成佛用的。
  
  那么这样子讲,众生知见跟佛知见有落差了。那这个地方怎么解决?后面佛陀会一一地开显。就是说,为什么你们今天在修法的时候会陷入困境,但是我设计的时候是没有困境的,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?这个要怎么解决?佛陀后面会详细说明。
  
  所以,后面这几段经文都非常重要。就是说,到底是问题出在哪里?佛陀设立布施的时候,这个布施法是通畅的,它是一个高速公路。为什么我们去布施、我们做义工的时候,变成陷入了自我的困境?佛陀说持戒的时候,真的那个持戒是成佛之道,但是我们在事相持戒的时候障碍重重!也就是说,这台车子的设计是一百分的,结果跑到我们手上变成三十分了,这怎么回事?所以佛陀说,“意趣难解”,这一言难尽。我把好的东西丢给你,结果你弄成这个样子。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?佛陀要解释了。
  
  子四、显示真实分三
  
  我们看“显示真实”。
  
  以前,对这件事情佛陀是默然,不表示意见的。你修四谛十二因缘成就涅槃,佛陀也不表示意见;你修六度成就功德庄严,我也不表示意见。但是你们现在出了状况了,你们现在生起疑悔——当你们成就圣道,看到诸佛菩萨的功德以后,心生疑悔:到底我做错了什么?为什么学佛我只得到这样子?佛陀这个时候不能默然了,佛陀要解释为什么了。好,我们看“显示真实”。“显示真实”当中分三段。
  
  丑一、大事因缘
  
  所以者何?诸佛世尊,唯以一大事因缘故,出现于世。舍利弗!云何名诸佛世尊,唯以一大事因缘故,出现于世?诸佛世尊,欲令众生开佛知见,使得清净故,出现于世;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,出现于世;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,出现于世;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,出现于世。舍利弗!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,出现于世。
  
  这个是整个修行成败的关键,就是一个理观的智慧要出现了。为什么佛陀施设的法门这么难理解呢?因为佛陀的出世有一个很重大的目的,就是一大事因缘,也是佛教里面最核心的思想。
  
  什么样的思想、什么样的目的呢?“舍利弗!云何名诸佛世尊,唯以一大事因缘故,出现于世”呢?因为佛陀要使“令众生开佛知见”,要开启佛陀的知见,就是佛陀的智慧,“使得清净故”,而“出现于世”。进一步,开了智慧以后,佛陀要让众生的心中显示智慧,要把智慧给显现出来;显现出来以后,要我们慢慢悟入佛陀的智慧,最后要我们如实地证得佛陀的智慧。这个就是佛陀以一大事因缘——以“一大”的目的,而“出现于世”。
  
  这段经文等于是说明了一个理观的智慧。这个地方我们分成两块来说明:第一个,先讲什么是佛陀的知见;第二个,它成就的次第。为什么要分成开、示、悟、入这四个次第。
  
  我们先看什么是佛的知见。在讲佛的知见之前,我们要先谈谈众生的知见,因为这是对比的。
  
  我们现在是一个众生的知见,另外一个叫做佛的知见。众生的知见跟佛的知见这两个之间的关系,就好像冰跟水的关系。
  
  你看,本来是一个水。水是怎么样?水是没有形象的,但是你把水放在玻璃杯里面,放到冰箱去冷冻,它就变成有形状了。它可能变成方形的或变成圆形的,但是它的本质还是水。我们只要通过一个正常的方法,就可以把这个有形状的冰块再融回为无形状的水。这说明什么呢?我们的本质跟佛陀的本质是一样的!
  
  但是,我们在三界里面流转,我们的人生经验太丰富了,我们上至天上,下至三恶道,哪里都去过了。而去过以后最可怕的是,我们每一生所走过的路,都留下太多的痕迹,留下太多影像。尤其是让我们特别痛苦的事情、让我们特别快乐的事情,这个影像在心中,已经被我们牢牢给抓住了。就是说,我们的心本来是清净本然,但现在既不清净也不圆满了。我们现在已经怎么样?被物化了。我们已经被塑造成一种个性了。就是,哦,这个人有个性:这个人喜欢什么,不喜欢什么;他喜欢得到什么,他不喜欢得到什么。就是,我们本来是一个没有个性的“清净本然、周遍法界”的心性,结果因为很多相状长时间的累积,已经把它给物质化了,定型了。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。所以这个地方佛陀讲出一个消息:不是法门有问题,是我们能操作的心有问题。所以这个地方要解决。
  
  天台宗的解决之道很简单。我们怎么样把冰块变成水?天台宗提出观心法门。
  
  就是说,你这个心,你要经常去观它。你要把它给看好,你要去看看它在干嘛。就像小孩子一样,你老是盯着他,他慢慢就会往好的方向走。也就是说,你在修学法门的时候,不能把所有的心都放在法门身上,这是不对的。你要有一半的心放在法门的操作,叫做事修;你要把一半的心放在你自己的内观。那怎么内观呢?它有两个方向:
  
  第一个叫做空观,叫做离相清净。
  
  我们以前的心叫取相分别。当然,每一个人取的相状不一样了。
  
  你看声闻人,他为什么变成声闻种性?他自找的。我们今天如果把生命拉到原始点,我们什么种性都不是。
  
  但是声闻人的特点,他特别喜欢收集人生的痛苦。他自己的痛苦也收集,他看到别人在痛苦,他也把这个相状收集起来。所以他的结论:人生没有价值!那你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?取相分别,你自己找的。你自己去取很多痛苦的相状,然后你就把你的心不断不断地塑造成一个痛苦的相状。
  
  菩萨种性是怎么来的呢?也是取相分别。我们老是看到菩萨不把痛苦当一回事,他看到功德,他是牺牲生命都在所不惜。他看到自己有功德相,他也感到很荣耀;他看到其他的菩萨,整天在那边做义工,他也赞叹,他把别人的功德相也取过来。所以,在他的生命当中,痛苦、快乐根本就不算个事儿,他只要能够成就功德,他命都可以不要。菩萨种性!他怎么会沦落到这种分上呢?取相分别!
  
  我们今天是把一个本来清净的心性,经过长时间的轮回,已经塑造成各式各样的定型了。本来是没有定型的,现在被我们搞成定型了。这个问题不处理,你修什么法门,到最后都会产生困境,没有例外。你一开始修得不错,到最后,历史会不断重演。你不信?你没有听《法华经》,你来生再来,你也会遇到你相应的法门,该遇到谁就会遇到谁。修一修,一开始不错,到最后糟了,上不去了!一个人,他不是上去就是退步,没有什么保持原状。
  
  所以这个时候,如果有智慧的人学《法华经》,他知道怎么转换跑道,就是改变心中的理观智慧。这第一个就是离相,清净心。
  
  第二个就是借相。就是我们前面说的,站在一念清净心的角度修十如是。我们开始借佛陀的相状来产生佛的因、缘、果、报的善根。或者有人说:没关系,我先成就往生!也可以。我们先借极乐世界的相状来产生往生的善根。也就是说,我们从清净心而产生一种菩提愿或往生的愿力。
  
  整个佛的知见,就是安住一念心性,包括清净心跟菩提愿,而它的根本在清净心,就是“离相”。
  
  这个离相,我们讲一段小公案,就讲这个赵州禅师。赵州禅师他的特色,他就喜欢用日常生活的体会让你参禅。比方说有一天,他早餐吃完的时候,在禅堂里面会客,就有人来请示了。这个禅师就说:“学人初入丛林,请和尚开示。”就是我一个初学者,我怎么样参禅?请和尚开示!赵州禅师讲了一句话说:“吃粥未?”他说你吃了早餐没有?吃粥未?他说:“我吃粥了。”赵州禅师只讲一句话:“洗钵去。”去洗钵吧。
  
  诸位!这什么意思?我们看那个钵。那个钵,没有吃粥之前,它的表面是光滑的。吃完粥以后会怎么样?会有粘性。所以洗钵就是脱粘去缚,恢复这个钵的本来面目。也就是说,现在如果我们的心是一块钵的话,我们的心现在是有粘性的,我们现在看到什么就“众生处处着”,看到什么就像强力胶,贴上去。我跟你讲,你心中那么执着,我就给你全世界最好的妙法,你都操作不起来,你都会操作成一种障碍。问题在这。
  
  这个“离相”的意思就是说,把心中那个强力胶洗干净。心没有错,不要看到什么就住上去,就是“见相离相”。看到什么相,观察它是“因缘和合,虚妄有生;因缘别离,虚妄名灭”。我不需要这个相状,就脱离。
  
  也就是说,首先,我们要突破现在的困境。第一个,建立佛的知见,建立理观的智慧,这是第一件事情。这个理观的智慧建立以后,后面就可以把它会归到实修。这个理观如何会归到实修,我们下一堂课再说明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