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1978合成系文豪 > 第345章 狂热粉丝

第345章 狂热粉丝

第345章 狂热粉丝 (第2/2页)

最后一封是国外寄来的。
  
  字写得古朴苍劲,全是繁体。
  
  “江弦先生:
  
  冒昧来信,请您见谅,首先容许我介绍一下我自己,我叫聂华苓,现在是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一名驻校作家,你或许已经听王濛先生说起过我,说起过我和丈夫创办的“国际写作计划”
  
  我一直在挑选今年的“国际写作计划”国内计划人选,邀请中国作家二人,漂泊海外,对国内的情况了解不多,只好麻烦国内的一些老朋友为我举荐。
  
  非常有趣,他们很多人都向我推荐了你。
  
  老实讲,我对你的名字非常陌生。
  
  但是得知你的在国内荣获第一届“茅盾文学奖”以后非常惊讶。
  
  如此年轻的一位作者,竟然在长篇领域得到文学界的认可,放眼全世界这都是不可思议的,在听说这个消息的那一刻,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认识一下你这名青年俊彦。
  
  在此,诚邀您来到爱荷华做客,加入“国际写作计划”。
  
  匆此,请代向您的家人致意,祝您全家安康快乐,并颂文祺!
  
  聂华苓。”
  
  毫无疑问,聂华苓的来信是让江弦最措手不及的一封。
  
  “国际写作计划”对任何一名国内的作家来说,都是无法拒绝的诱惑。
  
  这不仅是一个与世界文学交流的机会,更是一个出国的机会。
  
  作家也是人,有一个公费出去玩的机会,谁能不心动?
  
  偏偏这个机会给了江弦。
  
  他现在,完全不想离开家里。
  
  只想守着朱琳,等待他家的小小陛下呱呱落地。
  
  晚上和朱琳谈起这件事情,朱琳眼前一亮。
  
  “挺好的啊,这可是去美国的好机会,多难得啊,记得我上学那会,一个宿舍的那姑娘,费了好大力气才考去了美国来着,现在在那边可好了。”
  
  “得了,估摸着这会在那要么是刷盘子,要么是冲厕所,要么就是当保姆,最不济,有可能已经从事了色情服务行业。”
  
  “去你的,你不盼着人家好。”
  
  “事实罢了,在那边儿过得可没那么容易,你给人家说话,说不定人家现在看着你说法都成了:你们中国人。”
  
  “胡说啥呢。”
  
  朱琳并不相信江弦的这番说辞,“总之,我还是希望你去,不要错过这次机会。”
  
  “行了行了,这事儿我已经有主意了。”
  
  饭后,江弦坐到桌前,给聂华苓写好一封回信,第二天一早,出门给邮了出去。
  
  美国,爱荷华州。
  
  这里处于美国中北部,地理位置近似于中国的河南,农业大省,不过教育资源比河南顶,公共教育位居美国之首。
  
  这里冬天天气寒冷,聂华苓坐在家里的客厅,披着一条毛毯,捧着一册刚从国内邮寄来的文学期刊
  
  ——《延河》
  
  这是王濛给她寄过来的。
  
  王濛是此前“国际写作计划”的成员,也是聂华苓非常欣赏的作家,今年她秋季的写作计划计划名额时,便征求了王濛的意见。
  
  王濛向她推荐了江弦以后,聂华苓又听说江弦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消息,立马对江弦生出很大的兴趣。
  
  后来在她的委托帮助下,王濛寄了一些江弦的和作品给她,其中一册就是今年第一期的《延河》。
  
  王濛对这篇的评价很高,称之为中国难得一见的“大河”,是陕西文学的一座里程碑。
  
  理解什么意思以后,聂华苓这个翻译家本能的认为“大河”这个译词不好。
  
  她了解过“大河”这个词汇的源流,“大河”这个词是由西语翻译成日语最后反哺给中文的。
  
  但规范中文词汇里,又很难找到一个可以言简意赅形容此类题材的词汇。
  
  聂华苓仔细思考过,觉得在中文里,唯一能够与“大河”差强人意的匹配之词,应该是“史诗”。
  
  当然,这些都是理论和翻译方面的工作,并不影响聂华苓对这篇的阅读。
  
  她花了大概三天的时间,每天抽出一些空闲,断断续续读完了这篇《最后一个匈奴》,或者说上篇。
  
  “真好。”
  
  读完以后,聂华苓空虚的坐在客厅里,心头难以抑制的对陕西这片土地产生出一种深深的向往。
  
  这种向往近乎于眷恋亦或者冲动,吸引的聂华苓迫不及待的想要踏上陕西这片土地。
  
  该怎么说这篇呢。
  
  聂华苓虽然离开那片土地已经近三十年,但对于陕北,她是陌生的。
  
  江弦所写的一切,那些西北的粗犷,那些酸爽的民歌,都是聂华苓很陌生、很新鲜的东西。
  
  但在江弦的笔下,这一切都那样的富有生命力。
  
  聂华苓就像是被吸住一样,克制不住的往下读,一直到读完,对他笔下的那片土地心驰神往。
  
  可能这就是大河的魅力。
  
  放眼世界文学,西方的“大河”已经基本止步。
  
  聂华苓思考过这个问题,可能是因为西方人的生活日渐富裕、平淡,也因为后现代主义思潮让家更关注凡俗、简单、内心的短章。
  
  聂华苓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关注过“大河”这个题材。
  
  然而江弦的这篇《最后一个匈奴》,又重新为她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大门。
  
  中国正是适合“大河”创作的时期。
  
  中国的经济发展步调和文化沉淀,决定了“大河”故事、现实主义风格的创作应处在繁盛期。
  
  此外,“大河”的写作又能透露出作者的功底。
  
  在聂华苓看来,江弦绝不仅仅是一个作家,更是一个学问家。
  
  他有着太磅礴的知识底蕴,才能挥毫写出这样一部浩瀚的高原史诗。
  
  越发期待见到江弦的聂华苓,就在这个节骨眼,收到一封来自中国京城的回信:
  
  “尊敬的聂华苓女士:
  
  来信敬悉,承示“国际写作计划”十分有意义,殊为钦佩。
  
  感谢您的邀请,无奈爱人已有身孕,不便脱身,还请您再重新物色挑选一位作家,莫要浪费掉这个珍贵名额。
  
  匆此,请代向您的丈夫及女儿致意,祝您全家安康快乐。
  
  江弦,京城。”
  
  放下信纸,聂华苓的眉头微微皱起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