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犁汉 > 第三百四十章:北伐

第三百四十章:北伐

第三百四十章:北伐 (第1/2页)

承天元年,共和元年,二月八日,邺城,军府。
  
  此时,泰山军五部军吏及突骑、飞军将吏皆赶到了邺城北城区的幕府,准备参与今日的军会。
  
  实际上这一次已经是本月第二次大规模军议了。
  
  第一次还是前两天,渠帅张冲召集众将及诸幕僚一并讨论是否要在现在北伐,目标就是邯郸以北的赵国诸地。
  
  当时与会的蔡邕就站出来明确反对于此时北伐。
  
  其理由是:
  
  「如今赵国北地早已输诚纳款,敬我泰山军甚恭。如今我无故攻之,虽得之也不足为美。而如今,我纵北伐吞灭赵地诸城,但还是不能一举而得北地。倒是,我虽有小利,反使冀北四郡惊惧联合,此诚因小失大。」
  
  蔡邕说这话是有道理的。
  
  原先泰山军之东征军并青州黄巾在鸡泽之畔大败河北汉军,随后就乘势拿下了空虚的邯郸。
  
  但因为当时军力也虚,两军在拿下邯郸后,对于赵国北部的诸县就并未采取行动。
  
  后面到了年初,随着京畿地区的两汉对立的消息传到河北,赵国北部诸县知道自己没有所谓的援军了,只能仰泰山军鼻息苟活。
  
  所以就在本年初的时候,遣使纳贡。
  
  现在蔡邕的意思就是这些人都纳贡了,实际上表明了自己的态度。但如果咱们无故而伐他们,无疑是向河北地的各势力表明自己的意图。
  
  那就是不容任何人!
  
  这种情况下,人家也不会坐以待毙的,联合起来攻击泰山军也不是不可能。
  
  听着蔡邕的反对意见,上首的张冲还在思考。
  
  但好战派的丁盛就已经忍不住站出了。
  
  他一出列,就对蔡邕反驳:
  
  「蔡公是真的迂腐了。那赵国地的输诚也叫输诚?是送来的册籍舆图还是让我们驻兵遣吏?都没有!那就是在虚应我们。」
  
  蔡邕不理丁盛,这是个粗人,听不懂他的意思。
  
  而边上,蔡邕的老搭档诸葛珪也上前谏道:
  
  「渠帅,如今春耕在即,不能误农时,不然就是天大的事。而且,一旦我们现在北伐赵国地,那此间百姓也没得春耕,怕是要饿死的。」
  
  张冲看了看蔡邕和诸葛珪,又看了后面一众的幕僚,若有所思,然后问蔡邕:
  
  「蔡公,那如你意,这后面该如何?」
  
  蔡邕胸有成竹,慨然道:
  
  「臣为渠帅献策,不如施恩于赵地诸令,使仁心大义布于北地,则北地不攻自服矣。如今汉室失德,天下大乱,众人皆惶惶,渴盼英雄再出,稳定社稷。只要渠帅自修仁德,使治下安居乐业,必能使远近咸服。可以兵不疲劳,坐收北地也。」
  
  如果是后世人,在听到蔡邕一番暴论,必然要耻笑于他。
  
  谁会真觉得靠仁义就能得天下?当打天下是过家家吗?
  
  但从在场的诸多幕僚们表情中可看,他们当中即便有不同意蔡邕的,也只是认为有更好的策论,而不会认为蔡邕此说是庸论朽论。
  
  为何?
  
  因为这天下从来不是一城一地打下来的。
  
  实际上,无论是高祖还是光武,都是在几次重要决战中胜利后,就决定了天下归属,其他地方都是传檄而定的。
  
  所以才有了高祖四十有八起兵,只花了七年就得了天下。而光武稍艰辛些,二十八起兵,打了十三年,在他四十一的时候有了天下。
  
  之所以如此,就是古代农业生产高度依赖一个统一的政府和稳定的社会环境。只有稳定的政府才有能力修缮水利,也有这个意愿。
  
  因为农业是一个周期性的活动,只有
  
  ()春种才有秋收。但如果这个势力和农民们都觉得稳不到秋天,他们还会在春天种地吗?
  
  完全不会,因为他们忙碌了一个周期,最后发现收获的却是别人,你说苦不苦?
  
  所以在天下争霸中,一旦有某个势力展现出横绝天下的实力,那各地方也就传檄而定了。
  
  当然历史从来不绝对,人的因素总会让历史变得出意外,当然这是日后的事了。
  
  至于现在,在汉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中,统一就是主旋律,人心思安就是主流。
  
  所以,蔡邕才理所应当的提出了这样的王道模式。
  
  在他看来,现在河北地论战力最强的就是泰山军,在泰山军先后击败过河南汉军和河北汉军后,河北地方的其他势力已经绝了能战胜泰山军的想法了。
  
  那这个时候,其他地区基本可以传檄而定了。
  
  但蔡邕不明白的是,张冲所发动的战争和以往的打天下的模式完全不一样。这不仅是一场恢复社会秩序的战争,更是一场改天换地的变革战。
  
  也因为此,张冲要的不是那种形式上的占领,而是一种从上到下的变革。
  
  如果历史有此比,那就是当年秦法变周制的大革命,只是在过去这用了百余年,而现在张冲要的是在他这一代完成。
  
  所以当蔡邕讲完这些后,张冲不说话了,因为他知道有人会替自己说。
  
  没出意外,蔡邕后面的董昭出场了。
  
  这一个黑胖子,此时郑重朗声道:
  
  「蔡公诚哉为纯儒,所论所言无不是王者之路。但昭以为,蔡公有点不合时宜。」
  
  蔡邕也看了一眼这个佞人,反问:
  
  「哦,哪点不合时宜。」
  
  董昭认真道:
  
  「没有一点。」
  
  说完,黑胖子就不等蔡邕反驳,就对张冲道:
  
  「如今天下大乱,女干雄枭獍不知凡几。这些人畏威而不畏德,畏力而不畏义,畏兵而不畏仁。想以仁义施彼辈,以图归附,不异于缘木求鱼。所以,臣请附北伐,布武幽冀,早日结束这沦沉乱世,功成业着,此才为真正的大义。」
  
  说完就带头对着张冲重重一拜。
  
  而那边,早看出张冲心思的严庄、高升也出列,对张冲一拜,道:
  
  「臣等请附北伐,平定这乱世。」
  
  这时候,蔡邕的脸都黑了。
  
  他没想到这董昭以诡诈之术阿谀,曲解他的意思。他蔡邕有说只靠仁德吗?他蔡邕有说不平定四海吗?现在被这董昭一曲解,他倒成了丑角。
  
  所以,蔡邕拿手指着董昭,气得发抖。
  
  但他边上的同僚,也是他的学生路粹悄悄在后面拽了一下其师的的衣裳,才让蔡邕意识到形势。
  
  上首的张冲听完诸多意见,转而对军将这一列,问道:
  
  「众将有何意见。」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