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1976:事业从重生开始 > 第七十九章:心生喜欢

第七十九章:心生喜欢

第七十九章:心生喜欢 (第1/2页)

“薄膜问题我们已经搞定,但是沙子、水泥这类物资还需要请他们帮忙并迅速寻找解决方案。
  
  现在都已经十月中旬了,向阳村村民肯定早准备好了,正焦急等待材料供应。
  
  拖延得太久可能会连菜籽都来不及下种,收成也就堪忧了。”
  
  陈平安严肃地描述着形势紧迫。
  
  一听说这事,田文明立刻焦急万分,赶忙催促道:“赶紧准备包饺子,我吃完就立即去汇报给领导,争取尽快解决这个问题。”
  
  茉莉被召唤过来摆放饺子。
  
  不久,她端着三份装满饺子的碟子进来。
  
  田文明接过一块就大快朵颐,吃得津津有味:“味道绝妙,多些醋更能提升风味。”
  
  对于田文明的意见,虽然无可奈何,但也觉得他多事。
  
  茉莉微笑地走向调料区,加了一些醋和几点香油,回到餐桌时询问道:“味道合适吗?”
  
  尝过裹了醋水的饺子后,田文明赞道:“简直棒极了!”
  
  然后又享用了两碟总共四十个饺子,满足地打了个饱嗝,起身告辞:“我就先回去,改天再来麻烦你们。”
  
  莫非他还想常住在这里不成?陈平安慵懒地回答道:“好走,就不相送了。”
  
  田文明显然不满地哼了一声,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。
  
  吃过剩下的饺子后,陈平安不再有兴趣饮酒,起身走进内院的办公室小憩。
  
  仰躺在床上,一时难以入睡。
  
  他的脑海里不断思索向阳村的事,务必要尽快推动工作,不然即便下种也可能收成微乎其微。
  
  奇怪的是,为什么老书记和春香阿姨仍然保持着冷静?是不是有什么变故?或是新的土地开发并不符合规格?
  
  思绪混乱,更难以安睡,他决定起身找赵伟东商量。
  
  他原以为赵伟东对此不会怎么当回事,结果赵鸣哥却干脆地说:“不用去了,支书前几天送蔬菜过来的时候就已经讨论过,土地状况正常,政策也不成问题。
  
  乡亲们根据你的要求,已经在打地基的同时开始做土坯了,连竹条也在备好了,只等薄膜到位就能封顶。
  
  目前仅剩下一个小小问题。”
  
  “究竟是什么问题?”
  
  陈平安急忙追问。
  
  赵鸣回答说:“支书提到水源是个问题。
  
  要把河水引过来灌溉,一是挖不开充足的沟渠,二是缺乏足够长的塑料水管,即便有的话,压力也不达标。
  
  人工挑水既耗时又费力,二十多位劳动力可能才只能浇灌两分地的土地。”
  
  陈平安皱起了眉头,显然需要考虑引进几台抽水泵以解决问题。
  
  在这个时代,购置水泵并不易,由于体制原因,只有拥有官方生产的国有企业才有资格向上级申请,即使资金充裕,购买也可能成难题。
  
  这让陈平安甚感苦恼。
  
  不过,并非无解。
  
  孙老同志急于立功,不可能错过这样的机会,陈平安决定还得寻求他的帮助。“好吧,我知道了。
  
  我稍后会让田文明帮忙预备几台水泵。”
  
  他说。
  
  “还有一件事。”
  
  赵伟东露出了微笑,“你说的货车,我能什么时候弄到?我已经驾照在手两个月了,心急如焚,别告诉我你都忘了。”
  
  陈平安笑笑,轻轻敲了敲脑袋。“我们就把这个需求也提给老田吧,他应该快要回来了。”
  
  他建议道。
  
  “那么,你们整个午睡的议题都解决了,却仍未解决实质问题?不如这样,列一个需要购物清单,由田文明一起搞定吧,别让他反复操劳。”
  
  赵伟东提出了建议。
  
  陈平安认同这个主意,领着赵伟东进了屋,两人在桌子后面坐下,开始列出待办清单。“你要记录一下?”
  
  陈平安说。
  
  “是的,你说吧。”
  
  赵伟东做好了笔记的准备。
  
  首先,“就是水泵。“陈平安开口说。
  
  “没错。”
  
  “然后是货车。”
  
  “嗯哼。”
  
  “村书记还要准备一些稻草来作为保温垫,用来覆盖塑料大棚,以防冬季降温。”
  
  陈平安询问道,“从哪里能找到这些稻草呢?“
  
  “可以在农村里找关系购买,这方面你舅舅人头熟,门路广,收购稻草应该不是问题。”
  
  赵伟东表示同意,计划说他一会儿去腾飞厂拜访一下舅舅。
  
  听了这话,陈平安点点头,并询问:“还有什么遗漏事项?”
  
  经过一番考虑,赵伟东强调:“最关键的是菜籽的数量,之前带去得太少了。”
  
  当即,陈平安站起身,决定:“我认为我们应该亲自去看看,首先是塑料布的来源,然后再去种子公司买更多菜籽。”
  
  接着,赵伟东也起身,他问:“你不用再等老田了吗?”
  
  “不等了,事情太多,他什么时候来都不确定。
  
  现在这种混况,实在不知道何时能解决。”
  
  说完,陈平安走向屋外,正巧看见田文明一脸紧张出现在后院。
  
  田文明看见两人,满腹狐疑:“你们是不是要离开?有什么事情吗?”
  
  “哦,我们需要去塑料布厂拿货,顺便带点蔬菜种子,事情重要而且时间紧迫,不能再拖了。”
  
  陈平安继续走着,一边解释,“我的车就在这里,要不坐车过去,途中咱们可以边走边谈怎么样?”
  
  随后,田文明清澈的声音响起:“那就上车吧,路上可以聊聊天。”
  
  说着,紧随陈平安踏上前往工厂的道路。
  
  一行人穿过排排花墙,走到门口时,田文明朝着司机挥了挥手,指示车辆。
  
  孙同志常用的老式红旗车迅速驶来。
  
  上次田副主任奔赴现场就是乘坐此车的。
  
  三人一起上车,司机礼节性询问:“田主任,我们要去哪里?”
  
  而田文明温和地答道:“首先,去塑料厂。”
  
  他的声音中充满从容与亲和。
  
  接到指令后,司机操作自如,迅速转换档位、放下离合与刹车,启动车辆前行。
  
  塑料制品厂坐落在青年沟北路甲2号,占地超过一万平米。
  
  工厂主要由一系列车间构成,高层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则集中在东部一排平房区域内。
  
  田文明驾驶到厂门外,见到保安老大爷看到他们的车牌号后,露出惊讶的神色,忙上前询问是否是为了有重要领导悄悄视察。
  
  田主任面带笑容解答:“老人家,请别担心,我们是来找谭厂长处理事情,并非领导来访。
  
  谭总在屋里吗?”
  
  老保安释然地点点头,说道:“我误以为是大领导悄悄来做检查呢,他在里面的。
  
  直接进去吧,你知道厂长办公室在哪儿?”
  
  田主任微笑着表示明白,并点头确认。
  
  于是,田文明带领陈平安兄弟朝着那一排平房走近。
  
  他们停在最靠近西部的一间办公室门前,见门是敞开的。
  
  里面有位看起来像秘书的中年人正在进行交谈。
  
  田文明走上前,友善喊道:“谭厂长,您这么忙吗?可以让我进来吗?”
  
  闻言的谭新成抬起眼来,迅速起身热烈迎接:“今天的风从何而来,竟让田主任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检查我的小小角落啊?快请进来,坐一会儿,喝杯茶。”
  
  说着,他已经站起来热情相待。
  
  田文明携两人进入办公室,在与谭新成握手的同时打趣道:“当然是东风吹拂,好事将至,我这就来给你添麻烦啦。”
  
  此举旨在缓和现场气氛。
  
  面对年过四旬、体魄健壮的谭新成,田主任的话语明显触动了他的敏锐感知,尽管并未详细询问,他已大致猜出了对方的来意。
  
  田文明并未客套太多,直接进入主题:“果如我所料,老兄您独具慧眼。
  
  没错,我是受上级指派来的,主要是给您引介这两位年轻的朋友,这是陈平安和赵伟东。
  
  他们就是我要介绍给您的谭新成厂长。”
  
  二人闻言,赶紧站起身来与谭新成握手并礼貌问候。
  
  听见“陈平安”
  
  的名字,谭新成猛然一笑:“哎呀,我想起来了,好像听过这个名字。”
  
  他显然很是欣喜。
  
  保持着微笑,陈平安略显尴尬,心想这个名字还真是招人注意呢。
  
  田文明接着介绍道:“就是这样,他是报纸上广为报道的京城抗震小英雄,独自带领邻里自救,并在整个灾后重建中表现出色,堪称表率。”
  
  谭新成闻言,拍了拍自己的大腿,恍然道:“是那个英勇的小英雄!原来是他啊!”
  
  他脸上充满了敬佩之情。
  
  听到这些话,陈平安的脸上微微泛红,忙解释道:“这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事,我只是尽了我的一份力。”
  
  他的态度真诚又谦逊。
  
  谭新成点点头:“做得相当棒,年轻人。
  
  能耐住性子,却不失傲骨,我喜欢这样的态度。”
  
  心中,陈平安暗自思忖:我可是个很实诚且直接的人。
  
  然后谭新成转向田文明:“安排你来这里的任务应该不仅仅是个简简单单介绍新友的角色。
  
  若有什么事情,尽管开口,我这里虽然繁忙,但也愿意帮忙。”
  
  对田文明的为人十分信赖。
  
  对此,田文明深知谭新成这位军人出身、行事果断的管理者风格,立刻开口直说:“陈平安和鸣儿在领导的支持下做一些试验项目。
  
  哦,是需要一批塑料布,特别要求保温性好的薄膜。
  
  这方面的事情可能还没有跟你正式提过吧?”
  
  谭新成微笑着回应:“的确提到过,甚至昨天还让服务中心人员通知我要在两天内取货。
  
  没想过你们会来这里直接提走。
  
  不过保温膜已经预备好了,随时可以带走。”
  
  田文明闻言大喜:“那样的话,真是太好了。
  
  我现在马上去找车来装。”
  
  说完便走向外边安排相关事宜。
  
  接着,谭新成转向身旁的助手周经理吩咐道:“小周,麻烦你带田主任和同事们去找仓库管理员。
  
  告诉他们这是我的安排,预先备好的双层保温膜,请找到合适的人来装载,并直接送到田主任手中。”
  
  小周机灵地回答着。
  
  田文明连忙道谢:“真是感谢,这样我就不用再去想办法租车辆了。”
  
  陈平安感激道:“这多亏了谭厂长。
  
  一旦空闲,请务必接受我在西绒线胡同51号的一顿饭,不要推托。”
  
  谭新成确认道:“那就是周家府餐厅了吧?”
  
  “正是。”
  
  陈平安回答道。
  
  “哈哈,如今周家府餐厅名声响亮,听说预订特别困难,每天仅接待四位客人,甚至有的人提前一个月预约才能有位子。
  
  想尝一尝真是不容易啊。”
  
  田文明微笑道:“谭大哥,你知道这里的两位主人就是周府成员,若是你想试试,多增设一张座位对他们来说只是小事一桩。”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