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三章:关怀 (第2/2页)
根据可靠情报,抓捕是上级区领导亲自指示的。”
点燃香烟,平安明明确表示:“是执行者的身份,或者刑期长度,并非重点。
我们应该不必过度焦虑,因为日期已近月中旬,工作堆积如山,首先要关注自我本职的事务。”
周剑钢点点头赞同:“平安言之有理,何须忧虑过多,多寻求利益来维持生活,才更为务实。”
张业田却流露出轻蔑之色,瞄了一眼平安明:“叔不可让这小子牵制你。
表面上他不动声色,可心底那份敌意并不会就此平息。
他绝不是泛泛之辈。”
周剑刚闻言微微一笑。
陈平安揉揉鼻子问道:“我真是幸灾乐祸吗?”
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回答:“是!”
在吴长直接监督下,于某快速坦承其罪行,公安机关迅速行动,搜出大批大黄鱼、珠宝财物,名画数十幅,古玩六十多方,一时间全市震撼。
上级领导严厉处置,于某顿时身处生死攸关境地。
这消息犹如春雷震动二棉纺织厂上方,市民欢呼声一片。
数天时间过得飞快,三个流动板房成功安顿于学校。
老年人们终于有了栖身之处。
同时履行承诺,陈平安走访街道办事处,与张友远协商洽谈并拿回营业执照。
这让张友远兴奋不已,当即同意,并迅速向孙同情汇报喜讯。
孙同情对此项目热情满满,当天下午就带着采访队伍来到街道办事处小学,见到灾民入住临时住所有些欢圆圆,他对腾飞公司生产的活动房屋大加赞扬,演说词充满了对民众生活安置的关注。
在记者们的簇拥下,“陈平安同志“一一接受询问:“我是新民晚报的记者,可否提几个问题……“
“这是城市快报……“
“青年日报……“
“妇女新闻……“
“人间指南的记者……“
一个个麦克风凑过来时,陈平安苦笑满面。
尤其是那位自称“人间指南“的记者,几乎将话筒插入口袋般的询问方式,让他心中暗自发噱:你是想拍《编辑部的故事》吗?你真把自己当作李东宝了?别人问问题还要赔笑。
看看你的这颗光秃脑袋,就连老葛那时都比你多了不少头发。
这形象简直就是中年落发的缩影,光一看就得节制半个月的伙食。
你还想让我接受采访吗?哥们,你就消停点儿成吗?
陈平安深深地向记者们鞠了一躬,苦笑着解释:“大家能不能手下留情?我突发奇想而已,没那么值得深究。
我真的不介意,我还稚嫩,无法承受如此热切的关注,放过我嘛。”
听到他这幅沮丧却又幽默的言辞,记者们哄笑起来。
那些早先曾与这家伙打交道的记者更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,一位说道:“今次的行程真的物超所值,至少我又学会了一个词:‘求放过’。”
这话惹得众人更是乐不可支。
旁边看着的田震也忍不住微笑道:“这个小子还挺会挑事。”
田文明亦笑而不语,表示赞同:“他的确挺能闹腾,但也很能干。
你知道他那设计方案么,临时居住房的确能够应急解困,帮助受灾民众度过难关。”
田震深表同意:“那这样,我们就以我们区的名义预订350套,告诉陈平安加把劲,半个月内在最快时间内让人们入住。
这样做可以提升我们的政绩,也体现了我们的民生关怀。”
田文明深知这项提议的重要性和价值,马上点头应允:“行,我会马上传达的。
知道此事成行,我们也能因此出彩。”
考察之旅结束,孙海同志对自己的亲民形象非常满意,领导们离开现场,留下了片片欢笑声。
返回的一边,田文明找到陈平安,通报了孙领导的指令。“别担心,田主管。”
陈平安虽然还未充分认识对方,却看出他待人随和,微笑着答道,“我会尽全力提高生产速度,在半月内完成目标。”
田文明真诚地微笑,诚心想和陈平安成为朋友:“别叫我田主管了,我只是个辅佐上级的小角色。
就当兄弟吧。”
陈平安圆圆然接受:“行啊,那你就喊我田哥吧。”
田文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:“随便称呼就好。
另外,领导意思是,先支付一半款项,另一半装完后再付清。
这样没问题吧?”
面对田主管的提议,陈平安圆圆然点头。
按照在张立国的设计下,简陋房屋每间定价三百元已撇去成本,全部算为利润。
而且据说,他们还能进一步降低至每间一百三十元的成本。
总共五千三百间房屋,支付一半即为五十二万五千元,基本能够涵盖生产与安装的费用。
剩余的部分就全是真正的利润。
但在商界,陈平安并未立即承诺,他思虑了一下,含蓄地说:“实话实说,数目上有些捉襟见肘,成本较高。
仅这些预付款甚至不足以购入全部材料。
领导既然这么说了,我们就不能避难,即便不得不制造压力,也要直面挑战。
不过有一件事请给予一点照顾,希望得到一些理解,以便我们更好地调配调整。”
对陈平安有着充分信息的田文明对此有所预见,并笑道:“你是想要谁配合吗?说具体点。”
陈平安坦诚相告:“钢板厂。
实言相告,移动简易屋的核心原材料价格极高,我们要是按照计划大范围采购,会遇到极大的困难。
根据上级的指示,想要在半个月内制造出三百五十套简易屋恐怕非常困难,除非问题能够迎刃而解。”
田文明显然明白这个问题:“这个问题很好解决。
稍后我会与主任沟通,争取获取一张许可,这样就可以直接到钢板厂提货。”
田文明确切的想法得到了陈平安的赞许。
解决主要原材料问题让陈平安心中充满欢喜,他笑道:“田兄你的支持太重要了。
我们将全力以赴,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三十五套板房成品。”
田文明轻松微笑:“这是应当的嘛。
好了,时间不等人,我还有很多工作待办。
抽个时间深入详谈如何,现在就说到这里吧。”
“田兄一路平安。”
目送田文明离去,陈平安叮嘱道。
回到院子,张立国满怀热情地紧紧握着陈平安的手道:“三十套房,这意味着一个大的工程项目呢。”
然而陈平安并未对此太过重视:“才三十些建筑而已?远远不够。
等这批三十些建完,会有更多订单找上门来。
要知道,并非只有东城区遭受洪灾,京城其他区域也急需这些临时住所。
外加全国各地的需求,只要我们能在京城各处都有订单,那就赚得盆满钵满啦。”
张立国不住点头赞同:“嗯,我们需要提高产能。”
陈平安笑道:“看来有必要扩大团队了。
邢师傅和江师傅两人现在确实忙不过来。
尽管简易屋的技术门槛不高,但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工匠,组装起来并不难懂——懂得结构,熟知如何连接各个部件——这却是我们的一大难点。”
为了快速抢占市场并实现规模效应,他在早早的计划中就设定了扩业务,追求短期盈利的策略。“否则我只能用特别的办法。”
他说道,“我会请舅舅帮忙联系那些朋友一起加入,可能需要多提供一些薪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