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集《妙法莲华经》 (第1/2页)
卯四、请转法 轮
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五十四面。我们看卯四的“请转法轮”。
这一大科是三周说法的第三周,因缘说。因缘说是佛陀讲出过去所发生的一段往事,来建立声闻弟子的信心。这段往事牵涉到三段的因缘,第一个就是大通智胜佛。因为他成佛的时间拉得很长,花了十劫,所以本经特别把大通智胜佛的因缘分成两段,一个是成道前,一个是成道后。
成道前这十劫的时间,是谁来到大通智胜佛的前面呢?就是欲界诸天,还有八部鬼神。因为过去的善根力跟今生的神通力,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大威德的众生。所以成道前的重点在于广修供养,以释提桓因为代表的广修供养。成道以后,就是十六王子跟大梵天王,重点在于请转法轮。
把成道前跟成道后作一个区隔:成道前是广修供养,透过礼拜、赞叹、供养,修福;成道以后就是请法了,要修慧了。
这一段是大梵天王里面的东方,东方的大梵天王的请法。
尔时,诸梵天王偈赞佛已,各作是言:惟愿世尊转于**,度脱众生,开涅槃道。
时诸梵天王,一心同声,而说偈言:
世雄两足尊惟愿演说法
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
尔时,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。
我们看东方大梵天王是怎么请法。
大梵天王用偈颂赞叹大通智胜如来以后,就请转法轮。为什么呢?因为要“度脱众生,开涅槃道”。从这段经文可以看得出来他请的是什么法,是《阿含经》,阿含时,“开涅槃道”。
我们看他是怎么请《阿含经》的。他说:“世雄两足尊,惟愿演说法,以大慈悲力,度苦恼众生。”佛陀是福慧两足尊,惟愿您老人家成佛以后能够演说微妙的法门。这个微妙法是说什么呢?四谛、十二因缘。依止大慈悲的方便,来度化三界苦恼众生。“尔时,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。”
蕅益大师在整个解释当中,他的核心思想在“度苦恼众生”。他说从“度苦恼众生”这一块知道是《阿含经》。《阿含经》的重点不是要成就广大的功德,没有像《华严经》这么高超,《华严经》是把佛陀的功德全部展现出来。声闻人看了以后,心怀恐怖,疾走而去:这个功德跟我落差太大,我不是要求功德。一个流浪的穷子,他要的是衣食的温饱而已,所以佛陀必须解决三界众生的现实问题,就是轮回问题。
整个《阿含经》的核心思想,我们前面说过很多次,就是苦谛的思考,就是痛苦这两个字。不过《阿含经》说的痛苦跟我们一般说的痛苦是不一样的。我们没有饭吃,我们没有房子住,这种痛苦不是《阿含经》说的痛苦。《阿含经》说的痛苦是,你在三界投胎,这个就是痛苦,就是“身是苦本”。就是说,你所有的痛苦有一个根本,就是因为你投胎了,你有一个身体。因为你有身体,你就有老病死的问题。
所以,它解决痛苦是怎么样?从根本上。
你在三界受生那就是痛苦,所以整个《阿含经》的思想就是先解决痛苦。佛法是这样子,就是说,给你快乐这个不着急,我们创造快乐没有急迫性,但是解决痛苦是急迫的。所以佛陀在整个权法之初先讲阿含时,就是解决轮回的痛苦。
解决之道,有三个方法:
第一个,讲诸行无常。因为,你要能够解决痛苦,第一个你要知道它是痛苦,你要有出离心。如果认为三界挺好的,那你就不可能解决痛苦了。所以,它的整个苦谛是无常,就是生命是不安稳的。你说,欸,我今生很快乐,我今生有很多的财富,我的子女也很孝顺。那我请问你一个问题,那你来生呢?你来生怎么回事呢?你来生可能因为福报享尽,到三恶道去了,变成一只狗!所以世间所有的快乐都是无常的、败坏的,“饶汝千般快乐,无常终是到来”。就是说,人是这样子的,得到再失掉,这是最痛苦的。这第一个,无常。
第二个,更可怕是什么呢?诸法无我。就是说,你什么时候出现快乐,你什么时候出现痛苦,你说了都不算,你没有掌控权。“万般皆是业,半点不由人。”所以,生命的痛苦,最可怕的就是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出现。诸法无我是更可怕了。就是说,生命是变来变去的,这我们知道。你可能年轻的时候是快乐,长大以后突然间变痛苦了,生了一场重病,更痛苦了。这种变化是我们了解的,但是它什么时候起变化,你没办法掌控。所以你对未来永远抱着一种不安稳性,就是“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”。
那第三个,怎么办呢?涅槃寂静。既然三界是痛苦的,那怎么办呢?佛陀告诉我们一个很好的地方,就是到涅槃的果报去,因为是寂静安稳住。
所以,佛陀讲三法印,主要是解决轮回的痛苦,就是摄受根钝众生,使令转凡成圣。根钝众生讲的就是我们。
从穷子喻来说,穷子在《华严经》的时候——佛陀讲《华严经》,那个时候声闻人都还是凡夫,都在座,但是他觉得法大机小。我们三餐都吃不饱,哪有心去奢求这么大的功德呢?所以就逃跑。逃跑以后,佛陀讲《阿含经》要干什么呢?诱导返家,就是先让他回家再说。“密遣二人,形色憔悴,无威德者”,诱导返家。返家以后做什么事呢?“雇汝除粪,倍与汝价。”就是调伏三界的见思烦恼之粪,使令他能够成就涅槃安稳之价。佛陀在施设方便的时候,先讲这个出世的涅槃,就是用涅槃来摄受二乘人。
寅二、东南方云集分四:卯一、睹瑞相问;卯二、寻光见佛;卯三、广陈供养;卯四、请转法轮
我们看寅二,东南方的云集。东南方的云集也是分成四段。
卯一、睹瑞相问
又诸比丘!东南方五百万亿国土,诸大梵王,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,昔所未有;欢喜踊跃,生希有心。
这段经文就是,东南方也是一样,看到光明,开始感到欢喜,就从禅定出来,从禅定出来以后就互相讨论。看下面。
即各相诣,共议此事;时彼众中,有一大梵天王,名曰大悲,为诸梵众而说偈言:
是事何因缘而现如此相
我等诸宫殿光明昔未有
为大德天生为佛出世间
未曾见此相当共一心求
过千万亿土寻光共推之
多是佛出世度脱苦众生
东南方的大梵天王,从禅定出来以后,他不是一个人出来,有很多很多过去生跟三宝有结缘的大梵天王同时从禅定出来。他们出来以后,大家就在一起讨论。其中有一个叫大悲的大梵天王,就代表大家讲了一个偈颂说:“是事何因缘,而现如此相?我等诸宫殿,光明昔未有。”就是被光明所惊动。这到底是有大福德的人在天上受生而放此光明,还是在人世间有佛出世而放此光明,我们应该去追求真相出来。
怎么追求呢?“寻光共推之”,就跟着光明的源头去追求。结果判断,“多是佛出世,度脱苦众生”。佛陀的光明还是不同于大威德的光明,这个地方也是说明这个睹瑞相问。
我们看大梵天王跟我们人道不太一样。大梵天王做事情是大家先商量,商量以后怎么办呢?团体行动,大家一块过来。有一个人代表来说出这个偈颂。
卯二、寻光见佛
尔时,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,各以衣裓盛诸天华,共诣西北方,推寻是相。见大通智胜如来,处于道场菩提树下,坐师子座,诸天、龙王、乾闼婆、紧那罗、摩睺罗伽、人非人等,恭敬围绕,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。
前面是大家互相讨论,这以下就采取行动。采取行动,就根据光明的方向找到佛陀的菩提道场。这个前面都说过了,我们就不再详细说明。
卯三、广陈供养
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,绕百千匝,即以天华而散佛上。所散之华,如须弥山,并以供养佛菩提树。华供养已,各以宫殿,奉上彼佛,而作是言:惟见哀愍,饶益我等,所献宫殿,愿垂纳受。
到了以后,东南方的大梵天王也是一样,就是先身业礼拜,然后献上供养,再讲到口业的赞叹。我们看口业赞叹这一块。
尔时,诸梵天王即于佛前,一心同声,以偈颂曰:
圣主天中王迦陵频伽声
哀愍众生者我等今敬礼
世尊甚希有久远乃一现
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
三恶道充满诸天众减少
今佛出于世为众生作眼
世间所归趣救护于一切
为众生之父哀愍饶益者
我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
东南方的大梵天王们,他们的赞叹是说,“圣主天中王”,佛陀是一个圣主,是无上尊贵的功德。“迦陵频伽声”,迦陵频伽声就是他有很美妙的音声。“哀愍众生者,我等今敬礼”,佛陀的出世主要是来自于大悲心,大悲的愿力。“世尊甚希有,久远乃一现,一百八十劫,空过无有佛。”在整个东南方,因为经历了一百八十劫都没有佛出世,也就是说,大梵天们在禅定当中经历了一百八十劫,都没有看到光明,没有应化佛出世,所以他觉得这件事情甚为希有。
没有佛陀出世有什么问题呢?“三恶道充满,诸天众减少。”因为大家就开始放逸了,然后整个三恶道的果报就越来越多,畜生道的这个数量越来越多,诸天的数量越来越少。
“今佛出于世,为众生作眼,世间所归趣,救护于一切。”佛陀出世以后,他有两种的功德:第一个,从佛法的角度,佛陀一定会说法,这个佛法是作众生的智慧眼;第二个,佛陀住世,佛陀这个人可以作众生的皈依,我们不断地拜佛或者拜佛像,我们可以成就福报、栽培善根。你不可能拜法。如果世间上只有法,那你可以闻思,但是你不能跟三宝结缘。跟三宝结缘你要拜佛,要跟人结缘。法是让你闻思用的,不是让你礼拜的。所以,我们礼拜佛陀而听闻佛法,听闻佛法成就智慧眼,礼拜佛陀成就皈依。所以佛陀跟佛法缺一不可,这两个合起来,“救护于一切”,救护于一切众生,犹如众生之慈父,哀愍饶益一切有情。我等是过去的善根福德因缘具足,“今得值世尊”。
我们前面看到,前面的赞叹文也说到佛陀没有出世的后果,“三恶道充满,诸天众减少”,但是没讲出原因。东南方的大梵天王讲得更清楚,就是佛陀出世有两个好处:第一个,以佛法开启我们的智慧;第二个,以佛陀让我们栽培善根,让我们能够礼拜,乃至于佛陀往生以后,有佛像让我们礼拜。就是,第一个,作众生眼;第二个,成就皈依。
卯四、请转法轮
供养、礼拜,赞叹供养以后就正式请法。
尔时,诸梵天王偈赞佛已,各作是言:惟愿世尊哀愍一切,转于**,度脱众生。
时诸梵天王,一心同声,而说偈言:
大圣转法轮 显示诸法相
度苦恼众生令得大欢喜
众生闻此法得道若生天
诸恶道减少忍善者增益
尔时,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。
我们看他请法的偈颂。他说:“大圣转法轮,显示诸法相。度苦恼众生,令得大欢喜。”这个**,是转什么**呢?蕅益大师说,是转《阿含经》里面的人天乘法门。人天乘是显示什么法相呢?显示了善恶的法相:什么是善,成就快乐的果报;什么是恶,成就痛苦的果报。把这个善恶的差别法相清楚地显现出来。目的是什么呢?“度苦恼众生,令得大欢喜。”先成就离苦得乐。
那么,众生闻此善恶的法相,有什么好处呢?“得道若生天,诸恶道减少”,乃至于“忍善者增益”,使令我们的忍……这个忍不是忍辱波罗蜜,这个地方的忍指的是智慧,业果的智慧;善呢,是善法。就是使令我们智慧增长,福德也增长。这是听闻到人天乘的法。
“尔时,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。”这个“默然许之”我们解释一下。三世诸佛的常法,你当面跟他请法的时候,佛陀是不会说好或者说不好,佛陀是默然。默然有两层意思:第一个,表示一切的道法皆由寂静的心性而生,就是佛陀说法之前是保持默然的,表示从寂静而引生各种的教法;第二个,令生恭敬以及渴仰之心。佛陀默然,大家会产生恭敬渴仰之心,表示佛法难能可贵。这默然许之。
这个人天乘,其实《阿含经》里面不是只有出世间的四谛十二因缘,也讲到人天乘。人天乘大概是学佛的最基本的标准了,就是不堕恶道。我们经常说,人生的价值在哪里?一般人到了年纪大就讲,我的人生价值是什么?按佛法说,人生的价值只有一句话,叫做生命的增上。就是说,你怎么知道你今生有价值呢?你把你投胎的时候跟死亡的时候作对比,就是你死亡了以后对比你投胎的时候,你的福报增加了;第二个,你的智慧增加了。就是你的生命因为今生的因缘而增上,就是生命的增上,你今生活得有价值了。
我们最怕的是什么?就是,你过去有福报,投胎以后却把福报享完了。享完以后,你福报也减少了,智慧也减少了,那你今生就没有价值。你来这一趟,害了你!你经过八十年、一百年,你今生来这一趟以后,对你生命来说你是堕落的,那你这个人生就没什么价值了,那你比没有来更糟糕了。
所以人天乘就是说,它把人生的价值画出一个最低的红线,就是“忍善者增益”,学佛以后你先达到这个目标。就是说,你可能也没有往生,你也可能没有解脱,但是你今生能够达到“忍善者增益”——我的福德力、智慧力因为这一次的生命而增上了,那就是基本上及格了,这个学佛及格了,增上生。
这个就是东南方的大梵天王的请法。
寅三、南方云集分四:卯一、睹瑞相问;卯二、寻光见佛;卯三、广陈供养;卯四、请转法轮
我们看南方的请法。南方请法也是四段。
卯一、睹瑞相问
又诸比丘!南方五百万亿国土,诸大梵王,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,昔所未有;欢喜踊跃,生希有心。
这一段是讲到看到瑞相。看到的瑞相也是一样,看到光明的瑞相。再往下看,看相问。
即各相诣,共议此事,以何因缘,我等宫殿,有此光曜?时彼众中,有一大梵天王,名曰妙法,为诸梵众而说偈言:
我等诸宫殿光明甚威曜
此非无因缘是相宜求之
过于百千劫未曾见是相
为大德天生为佛出世间
南方的大梵天王也是一样,大家因为光明的触动从禅定出来。从禅定出来以后,团体先讨论。讨论以后有一个代表,叫做妙法的大梵天王,讲出一个偈颂,说,这个光明有两种可能:一个是有大威德的诸天出生了;第二个是人世间有佛陀出世了。但是这个讨论基本上没有答案,到底是这两个其中哪一个,就不知道。不知道怎么办呢?就找答案,就是从光明里面去找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卯二、寻光见佛
尔时,五百万亿诸梵天王,与宫殿俱,各以衣裓盛诸天华,共诣北方,推寻是相。见大通智胜如来,处于道场菩提树下,坐师子座,诸天、龙王、乾闼婆、紧那罗、摩睺罗伽、人非人等,恭敬围绕,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。
南方的大梵天王们就是根据光明的方向最后见到了佛陀,还有诸天、天龙八部,还有十六王子等等。
卯三、广陈供养
既然是佛陀出世,而且他们这些都是佛弟子,那么接下来就开始广陈供养。
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,绕百千匝,即以天华而散佛上。所散之华,如须弥山,并以供养佛菩提树。华供养已,各以宫殿,奉上彼佛,而作是言:惟见哀愍,饶益我等,所献宫殿,愿垂纳受。
这个地方的供养,包括身业的礼拜跟整个供养,这段经文也是跟前面一样。我们直接看口业的赞叹。
尔时,诸梵天王即于佛前,一心同声,以偈颂曰:
世尊甚难见破诸烦恼者
过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见
诸饥渴众生以法雨充满
昔所未曾见无量智慧者
如优昙钵花今日乃值遇
我等诸宫殿蒙光故严饰
世尊大慈悲惟愿垂纳受
南方的大梵天王赞叹佛陀,并没有把重点放在他的慈悲、智慧,而是赞叹他的出现难能可贵,我们看经文就知道。他说:“世尊甚难见,破诸烦恼者,过百三十劫,今乃得一见。”大梵天王在禅定当中,他觉得这隔得太久了,距离他上一次见到佛陀跟这一次见到佛陀,已经经过了一百三十劫,所以,世尊的出现是太困难了。也唯有佛陀的出现,乃至于佛陀的说法,才能够调伏我们的烦恼,所以这是难能可贵的。
那么,佛陀出世以后会说法,说法有什么好处呢?
“诸饥渴众生,以法雨充满。”佛陀说法能够让所有的众生……这饥渴众生就是心中没有福报也没有智慧的众生,叫做又饥又渴。佛陀用法雨来充满我们的内心,这是在没有佛的时代所未曾见的。如此“无量智慧者”,就好像优昙钵花三千年开一次,“今日乃值遇”。“我等诸宫殿,蒙光故严饰,世尊大慈悲,惟愿垂纳受。”
应该这样讲,即便没有佛陀出世,也不能说世界上没有圣者出世。你看喜马拉雅山也可能有一些圣者,有辟支佛。就是说,佛陀没有出世,唯一有可能出现的圣者就是辟支佛。他没有学习佛法,但他一定有禅定,高深的禅定。再者,这个人过去生有一点智慧,所以他“春观百花开,秋睹黄叶落”,就知道这个人世间是无常的,而且这个无常是不可以控制的,是无我的,所以证得辟支佛。
但是,辟支佛跟佛陀最大的差别,就在这个地方所说的“无量智慧者”。你说辟支佛有没有智慧?他当然有智慧,他至少能够成就我空。但是辟支佛的智慧是单向的,就是他能够把自己一生走过的路——我是怎么修的,我先修苦行,然后我拜忏,然后我持戒,最后我成就辟支佛,他只有一条路。你跟我学,我就把我的经验告诉你,我不管你是什么根机,我也没办法判断你是什么根机。你跟辟支佛学,他就是说,我把今生从一个凡夫怎么成就辟支佛的这个过程告诉你;你相应就学,不相应就算了。他不像佛陀是“无量智慧者”。
佛陀可以怎么样?普门示现。佛陀也没有什么“自己的”修行经验,他是有无量的经验。就是说佛陀可以完全地恒顺众生。这样讲好了,你要有缘遇到佛陀出世,佛陀可以为你设定一个个人化的修行法门,个人化,就针对你。佛陀告诉你,你先拜三年的八十八佛,然后你广修供养,然后念佛,你就可以了,你今生就修三个法门。你照佛陀说的做,你就成就了。因为佛陀可以深入地观察你的内心,知道你的内心到底是怎么回事,你烦恼的厚薄、善根的浅深。所以佛陀的可贵就是,他能够为你制定一个个人化的佛法,这是其他圣者做不到的,就所谓的普门示现。这个我们在下半段的开近显远就说到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