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3章 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 (第2/2页)
“他说的那是他说的,我现在要听你的答案。”
“……”陈展明白,“苏瑞良”这就是故意的。
说是折辱也好,驯化也罢。
他越发表现出梗着脖子不肯低头的架势,“苏瑞良”就越会将他的头强行摁下来。
可看破又如何?
他要么鼓起血勇,然后求个速死。
要么,就乖乖的配合,将梗着的脖子一点点柔化,一点点低下头去。
“……是,就在这座山里。”陈展如此回道。
“带我去看看。”耿煊道。
“是。”陈展应了一声,便低头在前带起路来。
耿煊对扎络和徐蓬二人道:
“这里交给你俩看着,别出乱子。”
“是,主人。”扎络。
“是。”徐蓬。
……
耿煊在陈展的引领下,很快离开了地势开阔的前哨营地,向营地左侧那座耸立的高山走去。
远远看去,这座高山就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压迫感。
高都在其次,更主要是陡。
近乎完全直上直下的那种陡峭绝壁,且左右延伸,宛如一堵由巨大山体构成的巍峨高墙。
耿煊远远打量了这座高山一阵,便收回了目光,看向地面。
离开营地后不久,就可发现,地面已经没有了一点泥土,完全由坚硬的岩石组成。
可即便如此坚硬的岩石,在耿煊敏锐的目力之下,依旧可以清晰的看见车辙的印痕。
这样的车辙印痕,一直延伸到高山绝壁之下,由几块巨石随意堆砌而成的石堆。
“就在这里。”陈展来到这处石堆前,对耿煊如此道。
“搬开看看。”耿煊道。
“轰——隆——”
陈展徒手将几块巨石推开,现出一个黑咕隆咚的隧洞。
和以往耿煊看见的地下隧洞相比,这个隧洞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大!
无论是高度还是宽度,都比他以往看见的隧洞大了一圈。
耿煊却只盯着这隧洞看了几眼,便立刻有了判断。
“这隧洞,原来应该没有这么大,应是今年新扩过吧?”
“是。”
“具体说说。”耿煊道。
“……”陈展再一次沉默。
“怎么,这难道有什么不能说的吗?”耿煊问。
陈展瞥了耿煊一眼,低声道:
“苏帮主,您这次率兵过来,除了报复我们这一次针对您的打击,是不是还有要替康乐集常平坊一户耿姓人家出头的意思?”
耿煊挑眉,故作惊讶的道:
“哦,你为什么要这么想?”
陈展道:
“刚才苏帮主您处决的三十一人中,有一人便与此事关联颇深,很多事他都有直接参与。
这次之所以会有三百铁骑南下针对您,无忧宫的撺掇都是其次。
更主要的原因,是我们知道您与这户耿姓人家关系匪浅。
还有可能得到了《地行篇》和《走狗篇》,为了消除您这个隐患,这才有了后面的事。”
见他如此说,耿煊也不再装作对此事一无所知,只是盯着那被扩展过的隧洞道:
“当时,你那下属如此积极的谋求《地行篇》,目的就是为了拓宽这条隧洞?”
“不只是他,当时,我对所有能接触到一线信息的下属都下达了同样的命令。
只是他的运气好,率先找到《地行篇》的确切线索,也第一个将《地行篇》交到我这里来。”
说到这里,陈展顿了顿,道:“拓宽这条隧洞,只是目的之一。”
耿煊听了这话,轻轻点头,却没有顺着这话问其他目的是什么,而是道:
“这条隧洞通往何处?”
“赤乌山深处,一处名为‘赭红眼’的奇特所在。”
“那里现在有人吗?”
“有,这次董观一共安排了五百铁骑南下,除了南下对付您的那三百骑,另外两百骑现在都藏在这‘赭红眼’中。
……除此之外,还有许多野人。”
陈展只是顿了一下,便将这些信息和盘托出。
他知道,这些信息,面前这个“苏瑞良”很可能都已经掌握。
即便现在没有掌握,只要他回去询问扎络,也会立刻得到答案。
他在这事上隐瞒,除了危及自己的小命,没有任何意义。
“野人吗?”
耿煊想到扎络透露的另一些情况,忍不住有些心情复杂。
他却没有就此多说什么,实地确认了这个隧洞的真实性之后,耿煊带着陈展返回营地。
先对扎络道:“我给你留两百骑,在这里看护营地和这些俘虏。”
说罢,又看向徐蓬,道:“你和扎络商量一下,将剩余铁骑带上跟我出发。”
说着,他指了指陈展,道:“他也跟我们一起。”
没多久,耿煊在前,陈展紧随在后,徐蓬在最后方压阵的三百铁骑进入拓宽、拓高的隧洞之内。
保持六七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,快速急行起来。
正常的地下隧洞,让一匹玄幽马正常通行都有些勉强,更别说让人骑在上面。
可这条被拓宽拓高过的隧洞不同,即便耿煊骑乘的玄幽马比寻常玄幽马还要高出一头,骑在马背上的他,距离头顶还有将近一米的距离。
骑在玄幽马背上在这样的隧洞中跑动,没有一点妨碍。
队伍也并非一直在山体隧洞内部穿行。
每在行出少则十几里,多则数十里之后,就会有一段间于两座高山之间的峡谷地带。
除了两条隧洞相连,除非在陡峭的岩壁上攀岩,这里就再没有别的道路可走。
在这里,可以看见大量弃土——隧洞挖掘中的副产品。
一直行出近两百里之后,耿煊看见一座山体呈红色的高山。
事实上,在此前经过的一座座高山和峡谷,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变化趋势。
岩石的颜色,正在变得越来越红。
在入洞之前,紧随在后的陈展轻声提醒道:
“苏帮主,这就是最后一座山体了,过了这段隧洞,就是‘赭红眼’的区域。”
耿煊听了这话,只是微微一颔首,便一马当先,驰入这最后一座山体的隧洞入口之内。
大概又经历了二十里左右的路程,洞口处的情景,已经远远可见。
而就在耿煊看见这一幕之时,洞外便有出现。
三百铁骑在隧洞内急行,对于洞口的人来说,这和扩音大喇叭没有任何区别。
“可是统领回来了?”
那闪身出现在洞口之人大声询问道。
在对方的思维中,这么大的动静,只可能是“巨熊”任务完成之后的回归。
耿煊没有回话,反而让身下玄幽马保持正常速度的同时,身形陡然从马背上掠出,眨眼间便跨越了玄幽马到隧洞出口这一段并不算太近的距离。
刚一出洞,他都不待对方反应过来,便一掌朝着对方面门当头拍下。
下一刻,此人脑袋便如西瓜一般破碎四溅。
耿煊快速四顾打量了一圈,便见附近另有九人,正目瞪口呆的看着这惊人的变化。
有人脸上,沾满了血渣血沫。
很显然,这突然的变故,大大的出乎了他们的预料。
不过,他们的反应也都堪称神速,只是短暂的惊愕之后,便各自做出了应对。
有人想要快速翻身上马,驾着玄幽马快速离开此地,与其他同伴汇合。
有人则朝陡峭的岩壁跑去,想要以壁虎游蛇身法尽快远离这是非之地。
只可惜,无论他们的反应有多快,多么与众不同。
当他们在看到耿煊之后才做出反应之时,就已经慢了。
一切行动,全都是徒劳。
当陈展随着其余铁骑从隧洞出口钻出之时,便感到浓郁的血腥气扑面,继而看到十具新鲜的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面前。
在处置掉这十人之后,耿煊任由身后一众玄幽铁骑出洞、整队。
他四顾观看起来。
从身后这隧洞出口开始,已变成赭红色的岩体向两侧展开。
却并没有一下子展开太大,而是徐徐展开,一直向远处延伸。
就像是一只狭长的眼睛。
而在这上下眼睑之间,是颜色稍浅的,却同样呈赭红色的土地。
这也是此处会被陈展这些人称为“赭红眼”的原因。
“赭红”,乃是周围山体,以及脚下泥土的颜色。
“眼”则是这块深藏在赤乌山深处的奇特盆地的轮廓特征。
是的,陈展口中的“赭红眼”,便是一块东西走向极狭极长,南北走向颇窄的狭长眼形盆地。
……
待陈展、徐蓬等人整队完毕之后,耿煊没有耽搁,很快就率着三百铁骑在这狭长眼形盆地中冲锋起来。
从最东端开始,一直向西侧推进。
越往前走,越能看见,充沛的水流,充斥着盎然生机的丛林。
还有零零星星,看上去被人照顾得并不是太好的、有着奇特红土地的农田。
在这样奇怪的所在,一直西行了五十多里,耿煊终于看见更加广阔,被人成片开拓出来的农田。
远处,隐约可见一些用藤、草,木、叶等原始材料搭建起来的简陋居所的外轮廓。
而就在这些农田旁边,同样有一些更小巧,更简陋的木棚小屋、草棚小屋存在。
在这些简陋小屋旁边,堆放着许多用石头,或者木头制成的农具。
此刻,时间已经是下半夜。
透过简陋小屋的缝隙,耿煊虽然看不清屋中究竟住着何人,具体什么相貌。
但却可以通过那一团团浓郁的红名,确认这些屋中都有活人。
三百骑玄幽马毫无遮掩的行动,将住在这些小屋中的人纷纷惊醒。
有的虽然醒来,却继续躲在屋内,悄悄观察他们这支玄幽铁骑的动向。
有的则惊慌失措的从屋中跑出,嘴里发出惊恐的叫声,向着远离骑队的方向跑去。
这些从小屋中跑出,向远处逃跑的身影,大多都是年轻的男女。
在这寒冷的冬季深夜,他们身上的穿着极其寒酸,极为单薄。
耿煊只是瞥了这些陈展口中的“野人”一眼,便没有在他们身上耗费任何时间,率队以最快的速度从他们身旁掠过。
据陈展以及扎络所说,这个“赭红眼”盆地,东西走向超过了两百里。
在遇见这第一批“野人聚落”之后,沿途又遇见几支“野人聚落”。
最后,在出洞大约百里之后,南北向最宽,地势最为开阔之地,规模更大、数量更多,相比沿途遇见的那些“野人聚落”好许多,可在耿煊眼中,比里坊都要有所不如的聚居区出现在耿煊眼中。
陈展指向其中一片均匀矗立着大量只有顶棚,没有四壁的屋舍,低声道:
“这次从元州搜集来的各种资源,大半都集中在此处。”
“这么关键的地方,可有铁骑守卫?”
对于这些存放资源的屋舍,耿煊只是看似随意的瞥了一眼,就将目光移向别处。
“当然,您看那里。”陈展指向其中一片区域,轻声道。
耿煊闻言,没有犹豫,当即就驾马朝那个方向驰去。
见陈展脸上露出为难神色,耿煊很是善解人意的道:
“你就不用上了,你只需要看着这些仓库,不要让人纵火烧了就成。”
“是……谢谢帮主。”陈展如此道。
在对陈展做了如此安排之后,从不会厚此薄彼的耿煊,也给徐蓬下达了相同的任务。
徐蓬赶紧应命,跟在陈展身后,便策马朝仓库区域赶去。
他非常清楚,“苏瑞良”这么安排,就是让他们去看住陈展。
既然已经活捉,自然不能让对方如此轻易就跑掉。
而即便没有陈展、徐蓬这两位炼髓后期,这突袭一战的结果,也没有任何悬念。
在己方没有付出一人伤亡的情况下,看守这片仓库区的四十名敌骑,连穿戴好甲胄,骑上玄幽马,与敌正面一战的机会都没有。
甚至,他们连开口喊投降的机会都没有。
就被二百九十七骑铁骑灭了个干干净净。
——除了陈展、徐蓬二人,耿煊也没有下场动手。
不是他们不想喊冤,实在是打击来得太快,太猝不及防。
都还没有反应过来,针对他们的打击就已经结束。
在麾下众骑收拾肆意杀戮之后留下的狼藉残局之时,一个身穿兽皮大衣的老者出现在耿煊面前。
他也不开口说任何话,只“噗通”一声跪下,便一个劲的朝他磕头不止,“梆梆梆”的响个不停。
耿煊反应过来,想要阻止时,此人已经对他磕了不下十个响头。
愣神了片刻之后,耿煊如此询问:“可听得懂我说话?”
“听……听得懂。”老者发音的腔调虽然非常怪异,但好歹能与他正常交流。
听了这话,耿煊心中长长的松了口气。
“还有一批敌骑没有处理,我现在没时间与你详谈。
……交给你一个任务,守住这里的仓库,无论是粮食,还是药物,都不能走失一点。
不仅防盗,更要防火。
现在这里是什么模样,我回来时就要看到什么模样,可能办到?”
“能……能,能!”老者连忙应道,看他那过分恭顺的模样,身体都差点完全缩进土里去。
“好。”
耿煊道了一声,便让收拾好战场的众骑再次出发,继续快马西行。
“‘巨熊’带走了最精锐的三百骑,留下两百骑在这里维持局面。
算上刚才出来时灭掉的十骑,敌骑现存数量,已经只剩……一百五十骑。”
而如果陈展和扎络提供的信息无误,这剩余的一百五十骑,现在全都集中在百里之外,这个“赭红眼”盆地的最西侧。
甚至,很可能还要更往西。
毕竟,他们现在的任务,就是一边当劳力的同时,还在扮演着监工的角色。
大量修习了《地行篇》,堪堪“地行术”入门的修炼者们,正在以“赭红眼”最西侧为起始点,欲要凭一双双徒手之力,齐心协力,将最后一段阻隔挖通,彻底挖通一条直入皓州腹心之地的通道。
是的,除了将原有的隧洞拓宽、拓高,陈展等人谋求《地行篇》更大的目的,便在于此。
按照扎络所说,这个深藏于赤乌山深处的“赭红眼”的发现,是一个意外。
但这对拥有玄青海沙雕这种“天空之眼”的势力来说,被其发现,只是迟早的事。
不是今天,就是明天。
不是今年,就是明年。
这些年,董观一直在收集元州方方面面的信息,除了人口分布,势力强弱等。
还有山川地理,同样是重中之重,并被要求尽可能绘制成册。
而对于陈展这些专门负责此事的人来说,每为董观点开一片“迷雾区域”,都会得到不菲的功劳奖励。
这实实在在的“鱼饵”,让他们对“探索元州”有着持久的动力和好奇心。
随着对“赭红眼”的深入探查,很容易就发现其中有人类生息的痕迹。
再更进一步探察就能发现,生息于此的人类,过着完全与世隔绝的生活,生活方式非常原始。
虽然被陈展等人称为“野人”,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野人。
虽然绝大多数语言能力都出现了明显退化,但其中一些老人,依然能够以怪异的腔调说出“元帝正音”。
——这是元帝统一九州之后,才被明确的,通行九州的语音。
他们也能说出元帝、霸王这些人的名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