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九章 关羽动兵,使虎相争 (第2/2页)
仅仅两日不到,便抵达了淮水主脉,方一日,便至寿春城内。
而在此时,刘备和秦瑱、诸葛亮等人正在商议进军之策。
这个进军之策,自然不是打老曹的,此策乃是针对孙策!
因为去年他们讨伐孙策过半,将孙策围在了吴郡之内。
接下来要打的可就不是之前那般的巧仗,而是一场攻坚夺城战!
毕竟随着孙策地盘越来越小,他们优势固然越来越大,可孙策兵力也逐渐集中。
此时的吴郡,一个小郡之中,集结了四万多兵马!
而孙策只控制了十个城池,光是平均分下去,一个城池都有四千人。
要想用强攻的方式,一座城一座城的夺取,等吴郡夺取下来,他们兵马也就消耗得差不多了。
故而如何彻底搞定孙策,这也是一个十分麻烦的问题。
所以天气刚刚一回暖,刘备便拉着秦瑱等人开始商议进军之策。
不料进军之策还未商议成功,就收到了关羽来信。
看完信的内容之后,刘备的第一反应便是一脸震惊的看向秦瑱道:
“军师莫非真有未卜先知之能,前几日方言天子可能下诏讨贼!”
“今日云长便即来信,言说曹贼迁都,天子下密诏让我等入京勤王!”
他说着这话自是震惊不已,可众人一听,亦是大惊。
唯有秦瑱神色平淡,仿佛和他的推测差不多一般。
实际上他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历史惯性:凡是历史事件,只要形势类似,就会固定发生。
在此之前,其实他都不敢确定衣带诏本身是否存在。
毕竟,历史上董承只是自称得到了衣带诏,号召诸侯讨贼。
可衣带诏的原本,却从未在历史上出现过。
这就存在着是董承伪造衣带诏,用来扳倒的可能性。
但历史上不仅董承提起过衣带诏,刘备称汉中王之时,同样提过此诏。
凭老刘的行事风格,不至于连原本都没看到就入伙其中。
所以在他来说,刘协颁布衣带诏,起码有八成的可信度。
而现在即便历史已经改变了不少,可相权和皇权根本矛盾却没改变。
故此衣带诏的发生,同样也是大概率事件。
综合以上种种的原由,他便能推测衣带诏的发生。
只不过有一点是他没想到的是,衣带诏发生时间点,比历史上还要提前了半个月。
此时见得刘备如此震惊,他便摇了摇头道:
“并非在下有未卜先知之能,实是形势如此而已。”
“因是自我军崛起之后,于曹孟德便如芒在背。”
“而今此人平定西凉,又取南阳、河内,兖州地势已不如关中重要!”
“今见袁绍即将南下,定要先迁都西进。”
“但如今天子重我军,岂会轻易西迁,故定与曹孟德生怨!”
“凭曹操此人本性,必不会甘愿被阻,势必触怒天子。”
“由此便使天子下诏讨之,此天子之名见,却非在下可提前探知!”
听他一番言说,众人自是心惊不已,便连诸葛亮也叹道:
“先生见微知著之能,天下罕有,实非我等可习之!”
若说他现在最佩服秦瑱什么地方,其实除了博学之外,还有超乎常人的眼见。
比如围棋之时,新手看不出棋,高手能看出两三步。
秦瑱就属于那种能看出五六步的人,永远都能抢先几步。
这种本事,除了天赋可以解释之外,压根不是能复制的。
但秦瑱闻之,却没有丝毫喜色,只是摇头叹息道:
“只可惜我等虽知此事,现在却非作文章之时!”
“在彻底击败孙策之前,我军不当北进。”
“现在曹操尚在朝中,袁绍又在北边虎视,虽有此诏,我军却难听诏行事!”
衣带诏对他们来说确实是好事,可现在这个时间点不好!
官渡之战,他们要想作壁上观,现在就不能入局。
必须要等曹操和袁绍先打起来,他们才能趁机动手抢夺天子。
刘备闻得其言,自是眉关紧锁,一脸愁绪道:
“话虽如此,可天子诏在前,我军如何可等闲视之?”
“虽不能进,亦当尝试一番,不然有愧于天子之恩!”
这也是刘备的一个缺点,在彻底掌握朝廷之前他都没有选择权。
要想继续掌控好尊王攘夷的大旗,那他就要及时反应天子诏令。
而他一说这话,众人便都一脸沉思之色,唯独秦瑱开口道:
“此亦不急,我有一策,可暂缓曹操行事。”
“待我军灭尽孙策之后,再行北上,亦是不迟!”
刘备听得此言,顿时问计,便见秦瑱答道:
“要说为今可解之法,唯有让袁绍动军!”
“依在下之见,我军现在难以动作,不妨立即遣使北上告知袁绍。”
“袁绍此人兵马众多,虽主力不在,亦可动偏军。”
“我军只需以密报告知袁绍曹操有意迁都,使他两虎相争。”
“如此袁绍心惧曹操据关而守,并不愿其成事!”
“只需袁绍一动,曹操定惧袁绍突袭,只敢从南阳迁都。”
“我军再以关将军于南策应,宣扬刘表欲北上。”
“两军联合之下,曹孟德必忌,不敢随意迁都。”
“我军可趁机南下,先灭孙策,再行回军!”
“不然我军若是在此与曹操纠缠,不仅无济大事,反易使孙策趁机南下!”
刘备闻得其言,欣然从之,当下就让蒋干北上出使袁绍。
同时不再犹豫,再次出兵南下,准备给孙策最后一击。